风雪而生文学网>都市>三国之血衣战神 > 027 危险的误解
    烈日当空,正值午时。

    三月末的春阳,已然在和煦中带上了一丝炙热。然而南北阵线,互相对峙的数万兵将,却无不翘首以待,观望着场中持缰而立的两员猛将。

    夏侯澜与吕布两人,分东西而立,相隔仅五百步。如果以成年人两步为一米的距离来计算,五百步的距离其实还不足250米这段长度即使换个小学生,可能也用不了两分钟,就可以跑完。

    而射箭的话,像吕布这种开三石之弓,且力大无穷的猛将来说,也许才一个眨眼就可以取人性命

    眼见各方准备就绪,吕布凝声道:“贤弟,在战场上,愚兄从不徇私。尤其吾等习武之人,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表达对于对手的敬意。所以且多保重了”

    “无妨兄长请”

    “哈哈好”言罢,从背后箭囊中抽出三支利箭夹在四指之间,笑道:“愚兄铁弓铁箭,可贯穿任何盾甲,贤弟尽管用盾又有何妨小心了”

    夏侯澜闻言大骂:我干你娘的马后炮啊早不说晚不说,现在才说这会儿你让老子上哪儿找盾去而且连盾都能穿,还说出来干嘛不得瑟你能死啊

    但不管夏侯澜怎生咒骂,吕布的箭,仍是以快得肉眼难及的速度朝他射来。尤其他还一弓三矢,且三箭取角极为刁钻,居然是呈品字形射向夏侯澜的头部和双肩。更变态的是,这三箭竟能够不分先后的同时抵达

    仅此一击,便让在场所有懂行之人,生出了由衷的惊叹赞服之感:吕布箭术,果然当世无双

    但赞叹中的众人里,肯定不包括夏侯澜。此时的他,唯恐慢了半分,一边暗道:“老子以前躲子弹的时候都不带这么紧张的”手中长枪则放平横推,以枪杆硬挡射向肩窝的双箭;同时嘴巴一张,以牙齿咬住最后一矢

    就在他奋尽全力咬住劲箭的同时只听“兵”的一声脆响,夏侯澜只觉一股巨力袭来,挺直的手臂,被震得几乎不能动弹。而好在手中的长枪是通体铁制的高档货,否则换了铁头木杆的常规装备,现在的夏侯澜就得成为耶稣之后的又一个十字架受刑者了。

    然而在场众人,却无不为夏侯澜的奇招而惊叹甚至楞了半天,才发出震天响的呼喊就连吕布都忍不住喝一声彩道:“挡得好”

    夏侯澜刚吐掉咬下的劲箭,只举牙齿巨酸无比,尚在暗道:牙好,胃口就好。蓝天六必治,诚不欺吾也。看哥平时胃口好的,可不就是因为牙好么今儿个换了旁人,只怕即便咬中了,两颗门牙也得退休可还未及其想完,却忽听吕布叫一声:“且再吃吾一箭。”

    夏侯澜真是又惊又怒,差点儿都快哭了:我干你妈啊你有没有读过小学你识不识数啊刚才明明是三箭,怎么还来喂这货犯规你们怎么不掏牌儿啊

    其实这倒真不是吕布在犯规,而是夏侯澜对于“三箭”的概念有误解。在古代的“三箭”,并非是指三支箭;“三箭”的次数,实是以开弓的次数来决定的。也就是说,你一次开弓,哪怕攥上一捆箭,别人也只算你射了一次换句话说,“三箭”的正确叫法,应该叫“三射”才对。只是寻常人哪怕一次射一箭都不一定射得准,久而久之便以“三箭”为名了。毕竟像吕布这种可以一弓三矢的变态,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在场众人听到吕布“再吃吾一箭”时,并未提出抗议,反而纷纷佩服他箭术超绝的原因。毕竟哪怕一弓两矢,其难度也至少是单箭的两倍;而一弓三矢则更是双箭难度的倍之,甚至更多

    可惜这些知识,现在根本没人能和夏侯澜讲;即便想讲,他现在也没空去听。因为吕布自一声喝彩后,便如变戏法一般,又从背后飞快的抽出了三箭。再听“嗖”的一声,那三支箭便如子弹一般,朝夏侯澜飞射而来了

    夏侯澜一边暗骂吕布“无耻”,一边心中发狠,大喝一声:“起”随即奋力拉起缰绳,将马头提起。

    战马吃力之下,不由得以后足支地,前蹄腾空乱舞;而夏侯澜则趁势双腿一夹,身子凌空而起,更以足尖在马颈处一点,便借着这份力道后翻远遁。

    待得夏侯澜刚刚离开马背,尚在空中后翻时;底下战马便传来一声悲鸣。只见吕布三支劲箭,全都射入马腹之内,且直末至柄

    众人包括吕布在内,尽数大惊谁也想不到夏侯澜居然会玩儿出“弃马保帅”的奇招,而且还来出一个“御风而退”的超难度技巧